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网站
 松原教师研修网与您相约 伴您成长,今天是
首页(Home) > 教师文苑 > 教育论文 > 正文
当学生“唱反调”的时候
发布日期:2013/5/28 15:12:02  浏览人数:2183  编辑:赵晋平
摘要:

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  隋国英

 

《五柳先生》是2012年前郭县北片教研会上的一节语文课。当老师领着学生分析并概括了五柳先生的特点后,有一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喜欢五柳先生,因为他读书不求甚解。”这时听课的教师中有几人禁不住发出笑声,并小声重复孩子的问题“不喜欢?”“不喜欢?”

听课教师何以发出笑声,并小声重复“不喜欢”?客观地说,学生们这样说,出乎听课教师们的意外:《五柳先生》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一篇文学传记。五柳先生的所有生活和兴趣都是陶渊明所追求和向往的,应该作为正面形象来影响学生的。学生说不喜欢他,很显然与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是相左的。况且这是一节公开课,有各个学校的老师听课,这位学生逆着老师的思路,老师可怎么往下进行呢?听课教师的议论和笑声是善意的,是为执教教师捏一把汗,学生唱反调,教师怎么往下讲,弄不好就成了一个笑话,一个瑕疵。

执教教师很沉着笑问:还有谁不喜欢五柳先生?又有学生说:“我也不喜欢五柳先生,因为他到别人家做客,一喝酒就喝醉了,而且很没有礼貌,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教师待学生充分发表了想法后,说:你们说不喜欢五柳先生,是用谁的标准来说的呢?学生回答,是站在今天我们的标准。教师引导说,这样一个看起来很不符合我们标准的人,你感觉陶渊明在字里行间是一种什么态度呢,学生回答:是一种赞赏的态度。陶渊明为什么要赞赏这么一个我们看起来似乎有很多缺点的人呢?很自然的转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积累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并适时插入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所生活的社会背景,来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陶渊明也和古代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样,有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壮志,但是面对污浊的现实,他毅然地选择了贫穷,走向了自然、田园。他不是消极隐世,而是主动避世。在贫穷的田园生活中,读书不是为了字斟句酌做学问卖学问,而是为了在书中寻找到了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获得心灵的愉悦;喝酒,不是为了应酬拉拢关系而矫情做作,而是任性旷达、获得身心的自由。陶渊明追求的人生,应该是没有情感的压抑、没有心灵卷曲的自由、率真、真诚、自然的人生。而这正是现实社会所没有的。到此,学生认识到,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抒发了对醇厚朴实的上古社会风气的向往、对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的坚守,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壮志难酬的忧愤。

当学生唱反调的时候,教师反感的话,就会置之不理,或者撇开话题,或者不耐烦的加以否定。在这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唱反调”是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够有一个开放的胸襟,接受甚至鼓励学生唱反调。这样做的课堂效果是:一、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学生都因为这与众不同的“唱反调”兴奋起来,参与进来。课堂不再是教师一问、学生一答的被动的牵引式的单线形式,而是学生互相启发、师生互相启发的多层次的对话形式。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很多老师讲过这节课,其中大部分教师,在讲完五柳先生的特点后,直接拿出来写作背景材料直接谈作者的写作目的。看起来很轻松。在这种轻松的背后,是学生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只是听教师说了一遍抒发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而已。至于下课后,或者再过几天后,还有什么印象,就很难说了。本节课,教师不是拿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的现成的东西直接填给学生。而是抓住学生唱反调这一契机,让学生形成和作者在认识上的强烈反差,再结合学生积累的诗文及背景材料,让学生自己探寻,发现真相:这是一篇文学传记,虚构的五柳先生的生活和追求不完全等同于陶渊明。为了保持心性的自由,五柳先生的晏如也、怡然自得是陶渊明所羡慕和向往的。然而现实中的陶渊明也有夜不能寐的苦闷,也有“猛志”难实现的空叹。这是五柳先生所没有的。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对人物理解的透彻,对陶渊明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三是让学生有情感的体验和感受过程。在思考学生的“反调”是否有理中,教师引导学生要读出情感:课文中作者对五柳先生是怎样的情感?(赞赏的情感);《归园田居》中,作者是怎样的情感?(对自由和自然地热爱);在《读〈山海经〉》中,作者是怎样的情感?(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学生,不仅是停留在一种纯理性的分析,而是有一种情感上的体验,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样,五柳先生这个人物活起来了,一个立体鲜活的陶渊明来到了学生中间。

一堂高质量的课,遇到学生“唱反调”的时候,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听听孩子们到底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即使是错的、与文本相左的问题,也要知道学生错在哪里,学生的错误常常是我们教学的起点、课堂新的生成点。要使学生的“唱反调”有价值,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丰富教学储备和课堂教学机智。在短时间内,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判断学生问题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探寻最佳的解决途径,获得最大的课堂收益。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再谈教师对办好学校的重要性 2017/12/29
浅谈提高教师素质的策略 2017/12/29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7/12/29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变化之美 2017/12/29
浅议历史导学案的制作 2017/11/29
让地理教学幽默艺术激活课堂 2017/11/29
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探微 2017/11/29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2017/11/29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017/11/29
浅谈发掘幼儿语言的策略 2017/11/28
热点信息
Unit 7 How muc...
国培计划(2014)”——吉林...
再谈教师对办好学校的重要性
松原市名师培养对象人员名单

近期发布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初中青年班主任师德修养及班级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
学准则 扬师德 争做新时代...
修业且修心,你我共前行 ——“...
松原市教育学院教研员培训综述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
激发 唤醒 点燃—— 松原市教...
优秀教案怎么写?史上最全教...
[福建]2019年下半年起教师...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
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划(201...
CopyRight 2013 syjsyx.com All Right Reserved 松原市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沿江街717号 电话:0438-6190789 (投稿)E-mail:keyanchu11@163.com
吉ICP备09002781号-1